本地同城200元快餐服务网站_500元4小时快餐qq不限次数_100元过夜电话联系有电话

【党史100讲】第三十三讲: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浏览次数:    时间:2021-04-17 15:23:53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的探索史、创业史和发展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实践智慧、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可以说,学习领悟党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开设了党史学习云课堂“党史100讲”,将带领大家重温党史不忘初心,在历史中深入体会党的奋斗历程,接续前辈们的红色基因,筑牢共产党人的信念基石。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抗战面临严峻形势。当时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极其困难,有些地方抗日军民几乎没有衣服穿、没有菜和油吃。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1939年2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发出“自己动手”的号召。1941年,中共中央再次强调必须走生产自救的道路。大生产运动的总方针是“发展经济,保障自给”。各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学人员和人民群众响应号召,掀起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

大生产运动首先在陕甘宁边区展开。1941年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他们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开展劳动竞赛,涌现了许多模范人物。三五九旅一位名叫郝树才的战士,以一天开荒四亩二分三的成绩,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气死牛”。经过艰苦奋斗,昔日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粮食堆满仓,麦田翻金浪,猪牛羊肥壮”的“陕北的好江南”。



微信图片_20210909152510.jpg


三五九旅的官兵在南泥湾开荒

战斗在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华中、华南等地区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也在“劳动与武力结合”“战斗与生产结合”的口号下,一面战斗,一面生产,创造了开展大生产运动和进行经济建设的多种形式。1941年到1944年,陕甘宁边区建起公营工厂123个,私营工业也有很大发展,日用工业品实现了自给或半自给。1942年到1944年,陕甘宁边区共开垦荒地200多万亩。到1945年,边区农民大部分做到“耕三余一”,部分做到“耕一余一”;农民所交公粮占总收获量比重逐年下降。从1943年起,敌后各根据地的机关一般能自给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的粮食和蔬菜,人民负担也只占总收入的14%左右,按当时的生活水平,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要求。


微信图片_20210909152515.jpg

两名战士正在打铁,制作农具

微信图片_20210909152517.jpg

战士们参加改造基本农田建设,他们手里的农具都是自己制作的

微信图片_20210909152520.jpg

人工制造土砖,自己动手建造营房

微信图片_20210909152522.jpg

战士们用手一棵棵的把禾苗种植在田地里

大生产运动是自力更生的一曲凯歌。它不仅支持了敌后的艰苦抗战,而且积累了一些经济建设的经验,培养了广大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