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的探索史、创业史和发展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实践智慧、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可以说,学习领悟党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开设了党史学习云课堂“党史100讲”,将带领大家重温党史不忘初心,在历史中深入体会党的奋斗历程,接续前辈们的红色基因,筑牢共产党人的信念基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恢复和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政权和赤卫队。至1928年2月底,包括宁冈全县,遂川西北部,永新、酃县、茶陵等县部分地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建成。4月,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支队伍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2月,彭德怀率领红五军到达井冈山同红四军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留下一部分红军坚持革命斗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诞生了中国革命史上许多第一。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为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进程,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从城市到农村的战略转移,成为中国革命走上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道路的光辉起点。 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 1927年11月28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开创了中国苏维埃运动在农村建立政权的先河,为以后各个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经验。 1928年2月,中共(永)新遂(川)边陲特别区委员会和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在永新、遂川两县交界的井冈山地区成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诞生了第一个特区政府。 1928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正式颁布施行。这部法律解决了土地没收与分配、山林分配与竹木经销、土地税的征收与使用等问题,是我党制定的第一部比较成熟的土地法。井冈山根据地推行的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得到了贫苦群众的拥护。 1928年7月,红四军抽调30余名技术人员在茨坪成立了军械处,主要修理各种武器,制造单响枪、梭镖、大刀等,同时帮助农民修理各种农具。 1928年5月,红四军在上井村创办了红军造币厂,生产货币在根据地内流通。根据地还开办了信用合作社,对活跃根据地的贸易、打破敌人经济封锁发挥了积极作用。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创了在革命转入低潮的形势下,重新聚集革命力量,武装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照亮了胜利前进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