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落实课改实施方案
——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对县(区)督导评估”工作汇报
一年来,我校在区委、区府及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精神和闽政文[2008]34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意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为工作重点,以“研究、指导、服务、引领”的宗旨为行动指南,依托“教科研、干师训”活动载体,与时俱进地加大教研员队伍建设的力度,全面提高师资综合实力,并努力打造课改服务平台,推广课改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城厢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各项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效。现汇报如下:
我校总核编数为49人,现有教职员工44人,其中校长1人,副校长2人,副书记1人,中小学教研员36人,后勤人员4人,具备中学高级(含小中高)职称14人,具备中级职称21人,7人为市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5人为区级骨干教师。近一年来有5位同志分别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教育工会先进工作者”、2008年度“优秀信息员”、市级“巾帼建功先进个人”,7位同志被评为校级先进工作者。
一、寓师德建设中提高,做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
学校把德育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加强全体教职员工师德师风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党员同志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教育,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体党员做好笔记,开展专题大讨论,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并在专栏上交流。在民主生活会上,校级领导以身作则,开展自我批评和自我批评。学校坚持周一上午政治学习制度,由学习中心组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十七大精神等内容。平时大家关心时政,心系国家发展。通过思想熏陶和精神洗礼,教职员工的政治素养得以提高,做到理念先行,大力支持我区新课程改革全面推广。
二、寓进修培训中提高,做新课程改革的先行者
学校对提高教研员的业务能力紧抓不懈,平时鼓励全体教研员自购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报刊杂志,进行“室内充电”,还不失时机地重视教研员的继续教育,支持他们参加进修培训,进行“户外取经”。单就2008~2009学年度就有1位同志参加省第八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及第二届“智慧·互动·成长”全国青年教学风采展示活动,2位同志参加省新课程高三教学工作培训,2位同志参加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2位同志参加省普教室组织的音乐教研员培训,1位同志参加中考命题培训,1位同志参加0~3岁儿童早期教育师资培训,还有1位同志取得函授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行远程网络教育培训和地方课程培训,并严把考核关。在师训期间,组织全体教研员听取外聘讲师、特邀教授的专题讲座。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进修培训,全体教研员成为学习的先行者,把学习作为一种职业习惯,专业素养不断提升。
三、寓舆论营造中提高,做新课程改革宣传者
自2004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区全面启动后,我校就加强课改的舆论宣传工作,着手创办《课改简讯》,至今已编辑22期,其中2008年编辑5期,教研员编写的信息30篇被采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自2006年秋季正式实施,到2008年才有两年时间,社会各界及广大师生都关注着2009年首次课改下的高考模式和命题特点,因此加强高中新课改的宣传尤为必要,我校配合区教育局利用教育信息网、《城厢教育信息》等载体广泛宣传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为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提供舆论支持。教研员们积极编写信息投稿到《高中课改专刊》和《城厢教育信息》上发表,2008年有22篇信息被《城厢教育信息》录用,1位教研员被评为优秀信息员。同时,小学组、幼教组定期收集基层各校送来的《课改通讯》、《课改简报》《课改专刊》等,并统一整理编辑后发放《幼教课改动态》等到基层各校,为各校了解课改信息,把握课改动态,交流课改经验畅通渠道提供便利。我区已营造了社会关注、家长理解、学生参与的新课程改革的浓厚氛围。
四、寓科研实验中提高,做新课程改革研究者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育研究成为教学工作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科研先导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助推器,科研兴校已成为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年来,学校坚持普通高中新课程城厢教研片区教研员挂钩制度,全体教研员参与课题研究实践。由教研员负责实施的2个国家级课题、5个省级课题、7个市级课题正按计划进行过程性研究,7位教研员负责的1个国家级课题、4个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已通过立项审批,正进入实施阶段。另有多位教研员担任相关课题研究成员,参与两个以上课题研究。每位教研员对挂钩校的课题实践进行全程指导,随时跟踪,及时反馈,保证课程研究与课程改革同步推进。一年来,教研员撰写多篇论文获国家级、省市级论文评选一、二等奖,十多篇论文在CN刊物发表。
五、寓检查评价中提高,做新课程改革管理者
我校按照2007年12月初拟定出台的《城厢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管理,推进课程改革。校教研室组织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市、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课题的申报、审定和立项工作,经过严格把关,立项审批了《多媒体教学阅读实践的研究》、《让数学从课堂走向生活,培训学生的应用意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法的研究》等52个课题为区级课题,上报《化学新课程下的素质教学研究》、《小学教学内容及其对教学影响的研究》等28个课题为市级课题,推荐《农村小学片区教研实施策略与效益研究》等17个课题为省级课题。同时,做好各校正在研究实践的课题的统计工作,以便分学科开展各课题研究交流研讨活动。教研室小学组对全区申报的经过四年实践的12个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结题材料进行认真的评估验收,最后确定《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研究》等9个课题给予结题。
中学组教研员参与综合素质评定检查,对各校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性反馈。小学组配合教育局进行期初检查,把新课改要求下的开齐开足所有课程作为检查内容之一,重点检查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开设及音乐、美术、体育、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开设情况。同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福建省教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教研室抽调教研员对全区音乐、美术、体育、小学(1-5年)英语、科学、信息技术、品德与生活(社会)小学阶段综合学科教学质量及课程开设情况进行调研,并将调研结果形成书面材料反馈通报。培训处强化培训科研工作,经常深入基层进行校本培训调研,检查指导基层各校校本培训条件、方案及管理、进程与收效、与课改教学结合情况,征求校本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推广校本培训的成功经验。
六、寓示范引导中提高,做新课程改革引领者
我校组织课改专家组成员、学科指导组成员对全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行指导,为课改的顺利实施建言献策,引导教师参与实践活动,体验感受课改理念。学校要求教研员每学年上一节示范课,共有23位教研员先后下挂钩校以身试教。学校选派教研员下结对帮扶村常太岭下小学上示范课,部分教研员主动深入农村基层各校进行专题讲座,还有部分教研员被聘为讲师团成员,在系列培训工作中为培训学员做与课改教学相关的专题讲座,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教研室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城区骨干教师示范辐射作用,开展农村教研日活动,召集全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和优质课大赛获奖教师组成讲课团下农村学校巡回上示范课。组织城区学校骨干教师与农村薄弱学校青年教师结对子,帮助他们成为农村校业务骨干教师,组织城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到农村校“送教下乡”。一年来中小学组织送教下乡达21场次。
七、寓研训结合中提高,做新课程改革培训者
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为确保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与新课程的推广同步进行,我校培训处本着“立足区情、注重实效、提高能力、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加强师资培训的管理和研究。
1、建设骨干队伍,实施名师工程。一年来,培训处对城厢区首届中学区级骨干教师培训班98位参训学员进行“集中总结”第三阶段培训,通过课题结题,成果交流及综合考核,所有学员都顺利过关,完成培训任务。同时对城厢区小学体育、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15位骨干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这些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抓好岗前培训,转化职业角色。一年来,培训处对2007年小学、幼儿园新教师岗位培训班67位参训教师进行跟踪培训,每周下校随堂听课,听取新教师汇报课。通过说课考核,并依据学员综合表现,共评出12名优秀学员。同时对2008年中小学、幼儿园新分配的102位教师分两期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培训这些新教师能够更好地胜任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
3、实施远程培训,提高师资素质。一年来,培训处按照省中小学远程网络培训的有关规定,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上网学习交流考核管理要求》、《集中组织学习培训与考勤要求》等规章制度,并依托网络远程,深化校本培训,组织人员对各校检查调研远程网络培训计划落实情况。同时,培训处还多次召开管理员研讨会,及时反馈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交流推广培训管理经验。4月份,市教师进修学院培训处领导莅临我校督查指导,对我区远程网络培训开展情况表示肯定。暑期,城厢区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地方课程培训按学科分组如期举行,全区4012名教师参加培训。培训处还对远程网络培训学习补考的教师做好公布通知、报名登记和学习指导工作,以确保全区所有教师通过省远程网络培训学习。
八、寓落实计划中提高,做新课程改革组织者
按照《城厢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年度的课改工作计划,我校进一步落实研讨活动日制度、实验讲坛制度、创设平台制度、常规教研制度,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1、依托活动载体,营造研究氛围。教研员积极组织课题研究的校际互动研讨,定期组织区内同类课题研究的互动交流活动。中学组在十二中学举行高中片区各级骨干教师课题教学观摩课。中学数学教研员在文献中学组织举行省级课题教学观摩活动,并指导两节录像课参加国家级课题教学年会人教版教材实践课评比活动;英语学科在南门学校开展英语真实阅读教学推广实验课题研讨暨教学观摩活动;中学语文学科在进修学校会议室组织召开了课题负责人经验交流研讨会,在《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实验校举行了三节课题研究教学观摩课;物理学科在南门学校、东沙中学等课题实验校分别举行省级《研究性学习》课题教学观摩活动;政治学科举行国家级重点课题子课题——《新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培养策略研究》的理论学习研讨会和教学观摩示范课活动;历史学科在文献中学开展课题跟踪研讨活动;体育音乐学科也分别在文献中学开展课题教学观摩展示和专题研讨。小学组教研员在华亭第二中心小学举办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暨市级课题“小学教学内容改革及其对教学的影响的研究”观摩研讨活动,在逸夫实验小学举行“小学教学内容改革及其对教学影响的研究”课题研讨暨语文科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区教师进修学校举行“小学教学内容改革及其对教学的影响的研究”课题语文、数学教研沙龙活动,在霞办中心小学举行城厢片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省级课题教研交流活动,在逸夫实验小学举行省级课题“开发莆田民间美术,促进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校本课程研讨活动。上半年幼教省级立项课题“乡土材料在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研究”在各中心园深入开展,下半年幼教组教研员在灵川中心园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并组织指导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荣获省级论文。目前,该课题研究已进入资料整理阶段。
2、落实校际教研,推进课改实施。在各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同时,我校教研室进一步落实校际教研。中学以片区为依托,小学以中心校为基地,有组织地举行“一周一校”教研活动。同时,还充分发挥示范校课改基地、高中课改样本校的示范辐射作用,组织全区性教学研讨活动。一年来,全体中学组教研员组织举行了51场次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研系列活动。另外,物理学科在莆田五中举行高二物理“同上一节课”教学观摩课活动,在十八中学、十二中学、南门学校举行九年级物理“同上一节课”教学观摩活动,政治学科举行了高中思想政治新教师汇报课研讨活动。小学组教研员在灵川中心小学开展全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筱塘小学举行城厢区“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参与在霞林街道中心小学召开的全市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经验交流会议,并在会上代表我区作交流发言。小学组教研员还在凤凰街道中心小学举行全区小学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在逸夫实验小学举行全区音乐、体育教学开放周活动,两次开放周活动共有40位省、市级骨干教师举行创新课堂教学现场观摩课。幼教组教研员在逸夫实验小学附设园组织举行了全区幼儿园“园本教研”现场观摩活动,交流各幼儿园教研活动情况,以提高保教质量。
3、开展评比竞赛,展示课改成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营造比学赶超的教书育人氛围,努力搭建广大师生展示个性才华的平台,开展系列评比竞赛活动。教研员担任评委参与开展了第二届小学、幼儿园教学能手和高、初中“教坛新秀”评选活动,共评出24名“教学能手”、9名“教坛新秀”,参与组织举行“城厢区第五届教育论坛”,11名优秀教师获奖。同时,中学英语学科、化学学科举行高、初中课件制作比赛;英语学科还组织举行七、八年级英语手抄报比赛活动,初中英语真实阅读教学设计比赛,组织八年级、高二年级的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组织初中教师参加福建省“学易达”杯教师技能大赛;物理学科、数学学科组织初中生参加全国物理、数学竞赛;历史学科组织举行学生小论文评选活动、手抄报评选活动;政治科举行教学设计比赛活动,推荐作品参加省思想品德课现场优质课比赛荣获一等奖。小学组教研员举行品德课程教学研讨暨优质课评选活动,推荐基层老师参加市优质课评选荣获一等奖,推荐选拔50名学生参加市第五届小学生习作竞赛,共有19名学生获奖,还组织举行了小学幼儿教师说课比赛、城厢区“迎奥运、庆六一”小学生优秀绘画作品评选、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设计比赛、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比赛和小学高年级学生“我爱科学”手抄报比赛。另外,征集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优秀论文470篇,推荐18篇获市级一等奖。系列评比竞赛活动,促进了我区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且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区新课程实验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我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已取得明显的成就,在新时期我校将把握机遇,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同时更加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为城厢教育的发展努力拼搏,再创辉煌。
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
二OO九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