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同城200元快餐服务网站_500元4小时快餐qq不限次数_100元过夜电话联系有电话

能力巧提升,学用深融合,信息助教学,质量稳提升
浏览次数:    时间:2021-12-18 17:52:44


能力巧提升

学用深融合

信息助教学

质量稳提升

为了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2.0研修工程,推动学校智慧课堂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霞林学校于12月14日——12月16日在真知楼六楼多媒体教室分学科召开“微能力作业展示交流”活动。

语文组

  12月14日下午语文组全体教师齐聚真知楼六楼多媒体功能室。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优秀作品展示活动。

  在大力推行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朱颖然老师把古诗词作为基点,以《古诗二首—敕勒歌》为例,展示了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的作业,借助问卷星采用调查问卷分析法,了解了本班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程度、吟诵时间、背诵方法等。针对这些有效数据,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教学设计,充分展示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帮助。

图片

 同是展示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能力点作业的戴慧君、林敏珊老师则分别以《爬山虎的脚》和《夏洛的网》导读课为例,从具体能力点出发,向我们介绍了如何运用优化大师和问卷星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并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方法,生动地再现了问卷的内容设定,生成链接转发调查,以及收集数据并汇总形成表格,再形成学情分析方案的全过程。

图片

 沈秀君和詹蓉蓉老师分别以《猫》、《我最喜爱的玩具》为例,展示了微能力A3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的作业。她们不仅从能力点的要求上做了分析,向大家展示了演示文稿制作过程的视频。还向所有与会老师,介绍了几种能很好为教学服务的录屏软件,最后结合制作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对演示文稿制作中常见的问题给出解决的办法。

图片

  最后,余琳瑶老师展示“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能力点作业,介绍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设计并制作微课程,从而达到呈现关键信息,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等效果。

综合组

12月15日上午,综合科的老师们怀着对信息2.0能力提升的拳拳之心,早早地等候在六楼多媒体教室。

图片


首先由英语组魏丽君老师介绍了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她主要介绍了常用的学情分析工具:问卷星的问卷调查功能,以及思维导图的运用。同时强调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大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精准确定教学目标。

接着体育组郑媛媛老师继续谈这个微能力点,她以五年级《双手正面垫球》为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UMU互动学习平台设计垫球的相关知识要点,课前课后随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体现对体育课堂的助力作用。

图片

科学组张晓东老师向大家展示了A3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他侧重于介绍运用ppt中自带的SmartArt图形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比如选择流程图,改变颜色和样式,再添加动画,就可以轻松完成思维导图,简单又生动。

图片

信息技术组高美清老师展示了能力点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她以三年级信息技术《鱼儿悠悠》一课为例,先从微能力点作业要求入手,解读作业的内容和要求,对如何完成作业提出建议;再从技术层面,详细介绍Camtasia9视频软件的录制功能,以及剪辑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最后结合过往经验,对录制微课制作中常见的问题给出解决的办法。

图片

音乐组林秀芳老师和美术组黄清霞老师分别结合自己的能力点作品分享了微课制作的方法,并推荐了微信小程序、剪映等工具。简单易上手的剪映软件,功能全面又免费。让大家感受到仅用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做好一个微课。

数学组

12月15日下午,数学组拉开了微能力作业展示活动的序幕?;疃泄灿辛焕鲜Ψ直鹞颐钦故玖薃1、A6、B2三个能力点的制作过程。

图片

黄雅丽老师以《四边形》一课为例,向我们展示信息技术微能力点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和应用到教学中的方法,如利用晓黑板设计调查问卷,组织学生答题,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此微能力点,曾桂治老师做了细致的讲解:她从多方面分析学情,包括学生经验、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条件作了充分的课前调查,精准确定教学目标,为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策略地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图片

张倩倩老师展示了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她通过多媒体音频和视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积累基本活动经验为学生认识钟表的学习奠定基础,利用希沃白板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移动各位数宝宝并找到各自在钟表中的位置,增强体验感。

图片


张梅丽、张沁滨、刘桂香老师展示了微能力点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分别从前期课程的教案设计、微课制作方法、后期视频剪辑加工等,分享了微课程的制作过程。展示的能力点作业中,三位老师均能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利用信息技术推动自评和互评活动的有序开展,轻松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为学生创造生动的信息化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育精于心,培训践于行。各教研组研修活动的持续推进,让全体教师对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促进了教师们对微能力点研修的重难点的把握,促进了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

供稿:莆田市城厢区霞林学校